{{msg}}
Web 前端有三层:
HTML:从语义的角度,描述页面结构
CSS:从审美的角度,描述样式(美化页面)
JavaScript(简称 JS):从交互的角度,描述行为(实现业务逻辑和页面控制)
1、JavaScript 诞生于1995 年,是由网景公司(Netscape)的员工 Brendan Eich(兰登 • 艾奇,1961 年~)发明,最初命名为 LiveScript。1995 年 12 月与 SUN 公司合作,因市场宣传需要,为了蹭 Java 的热度,改名为 JavaScript。
补充:
1994 年网景公司发布历史上第一个比较成熟的浏览器(Navigator 0.9), 但是只能浏览不能交互。1995 年为了解决表单有效性验证就要与服务器进行多次地往返交互问题,网景公司录用 Brendan Eich(兰登 • 艾奇),他只用了 10 天就开发出 LiveScript 语言的第一版。
由于 Sun 公司当时的 Java 语言特别火,所以为了傍大牌,就借势改名为 JavaScript。如同“北大”和“北大青鸟”的关系,“北大青鸟”就是傍“北大”的大牌。
同时期还有其他的网页语言,比如 VBScript、JScript 等等,但是后来都被 JavaScript 打败了,所以现在的浏览器中,只运行一种脚本语言就是 JavaScript。
2、JavaScript 是 Sun 注册并授权给 Netscape 使用的商标。后来 Sun 公司 被 Oracle 收购,JavaScript 版权归 Oracle 所有。
3、1996 年,微软为了抢占市场,推出了JScript
在 IE3.0 中使用。
4、1996 年 11 月网景公司将 JS 提交给 ECMA(国际标准化组织)成为国际标准,用于对抗微软。
补充:
JavaScript 是世界上用的最多的脚本语言。
Java 和 JavaScript 的关系,就好比:雷锋和雷峰塔的关系、老婆和老婆饼的关系、北大和北大青鸟的关系。
推荐阅读链接:
###JavaScript 的发展:蒸蒸日上
2003 年之前,JavaScript 被认为“牛皮鲜”,用来制作页面上的广告,弹窗、漂浮的广告。什么东西让人烦,什么东西就是 JavaScript 开发的。所以很多浏览器就推出了屏蔽广告功能。
2004 年,JavaScript 命运开始改变。那一年,谷歌公司开始带头使用 Ajax 技术,Ajax 技术就是 JavaScript 的一个应用。并且,那时候人们逐渐开始提升用户体验了。Ajax 有一些应用场景。比如,当我们在搜索引擎框搜文字时,输入框下方的智能提示,可以通过 Ajax 实现。比如,当我们注册网易邮箱时,能够及时发现用户名是否被占用,而不用跳到另外一个页面。从 2005 年开始,几乎整个 B/S 开发界都在热情地追捧 Ajax。
2007 年乔布斯发布了第一款 iPhone,这一年开始,更多的用户使用移动设备上网。这一年,互联网开始标准化,按照 W3C 规则三层分离,JavaScript 越来越被重视。JavaScript 在移动页面中,也是不可或缺的。
2010 年,人们更加了解HTML5 技术,HTML5 推出了一个东西叫做 Canvas(画布),工程师可以在 Canvas 上进行游戏制作,利用的就是 JavaScript。
2011 年,Node.js 诞生,使 JavaScript 能够开发服务器端的程序。
如今,WebApp已经非常流行,也就是用网页技术开发手机应用。手机系统有 iOS、安卓。公司如果要开发一个“美团”App,就需要招聘四队人马:iOS 工程师 10 人、安卓工程师 12 人,前端工程师 8 人、后端工程师 16 人,共 50 人左右,开发成本巨大;而且如果要做需求迭代,就要改 3 个版本。现在,假设公司都用 web 技术,用 html+css+javascript 这一套技术就可以开发多种终端的页面。也易于迭代(网页如果改变,则所有的终端都会生效)。
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:
2040 年,某年轻产品经理说:有没有那么一个东西,不需要下载客户端,不需要限制品牌系统,无论是鸿蒙、安卓苹果,Linux 和 Windows 等等都能实现,无差别预览信息。用户也能在这里交流,如果我们开发出来这个,我们这个产品的前景一定十分宽广。
这时候一位 40 岁的老同志说:你说的这个是不是叫网页?
这是半个世纪前的。
虽然目前 WebApp(Web 应用)在功能和性能上的体验远不如 Native App(原生应用),但是“在原生 App 中内嵌一些 H5 页面”已经是一种趋势。
JavaScript 的发展,正在大放异彩,正如周爱民的《JavaScript 语言精髓与编程实战》中所描述的那样:
是 ECMA 赋予了 JavaScript 新的能力和活力。
在 2015 年 6 月,ES6 发布了。这个 ECMAScript 版本几乎集成了当时其他语言梦寐以求的所有明星特性,并优雅地、不留后患地解决了几乎所有的 JavaScript 遗留问题—当然,其中那些最大的、最本质的和核心的问题其实都已经在 ES5 推出时通过“严格模式(strict mode)”解决了。
ES6 提出了四大组件:Promise、类、模块、生成器/迭代器。这事实上是在并行语言、面向对象语言、结构化语言和函数式语言四个方向上的奠基工作。相对于这种重要性来说,其他类似于解构、展开、代理等看起来很炫很实用的特性,反倒是浮在表面的繁华了。
主流引擎厂商开始通过 ES6 释放出它们的能量,于是 JavaScript 在许多新的环境中被应用起来,大量的新技术得以推动,例如,WebAssembly、Ohm、Deeplearn.js、TensorFlow.js、GPU.js、GraphQL、NativeScript 等。有了 Babel 这类项目的强大助力,新规范得以“让少数人先用起来”,而标准的发布也一路披荆斩棘,以至于实现了“一年一更”。
JavaScript 对初学者比较友好。可以使用任何文本编辑工具编写,只需要浏览器就可以执行程序。
JavaScript 是有界面效果的(相比之下,C 语言只有白底黑字)。
JavaScript 的入门较简单(进阶不易)。比如,JS 是弱变量类型的语言,变量只需要用 var/let/const 来声明。而 Java 中变量的声明,要根据变量的类型来定义。
Java 中需要这样定义变量:
int a;
float a;
double a;
String a;
boolean a;
而 JS 中,只需要用一种方式来定义:
// ES5 写法
var a;
// ES6 写法
const a;
let a;
当 JavaScript 运行在用户的终端网页,而不是运行在服务器上的时候,我们称之为“前端语言”。前端语言是服务于页面的显示和交互,不能直接操作数据库。
后端语言是运行在服务器上的,比如 Java、C++、PHP 等等,这些语言都能够操作数据库(对数据库进行“增删改查”),并在后台执行各种任务。
另外,Node.js 是用 JavaScript 开发的,我们也可以用 Node.js 技术进行服务器端编程。
JavaScript 基础分为三个部分:
ECMAScript:JavaScript 的语法标准。包括变量、表达式、运算符、函数、if 语句、for 语句等。
DOM:Document Object Model(文档对象模型),JS 操作页面上的元素(标签)的 API。比如让盒子移动、变色、改变大小、轮播图等等。
BOM:Browser Object Model(浏览器对象模型),JS 操作浏览器部分功能的 API。通过 BOM 可以操作浏览器窗口,比如弹框、控制浏览器跳转、获取浏览器分辨率等等。
通俗理解就是:ECMAScript 是 JS 的语法;DOM 和 BOM 是浏览器运行环境为 JS 提供的 API。
JavaScript 简称 JS,是前端开发的一门脚本语言(解释型语言)。
解释型语言的意思是:程序执行之前,不需要事先被翻译为机器码;而是在运行时,边翻译边执行(翻译一行,执行一行)。关于解释型语言的详细介绍,上一篇文章有介绍。
为什么 JS 是解释型语言呢?这和浏览器的工作原理有关。浏览器中有一个专门的“JS 解析器”可以让 JS 边解析边执行。
由于少了事先编译这一步骤,所以解释型语言开发起来尤为方便,但是解释型语言运行较慢也是它的劣势。不过解释型语言中使用了 JIT 技术,使得运行速度得以改善。
ECMAScript 是一种由 ECMA 国际(前身为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,英文名称是 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)制定和发布的脚本语言规范。
JavaScript 是由公司开发而成的,问题是不便于其他的公司拓展和使用。所以欧洲的这个 ECMA 的组织,牵头制定 JavaScript 的标准,取名为 ECMAScript。
简单来说,ECMAScript 不是一门语言,而是一个标准。ECMAScript 规定了 JS 的编程语法和基础核心知识,是所有浏览器厂商共同遵守的一套 JS 语法工业标准。
ECMAScript 在 2015 年 6 月,发布了 ECMAScript 6 版本(ES6),语言的能力更强,包含了很多新特性),但也要考虑它的浏览器兼容性问题。
ECMA 赋予了 JavaScript 新的能力和活力。